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规划师丨回天有我,共建共治共享打造活力新家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Author 规划自然小编

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是北京20多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超大型居住区,为缓解北京的住房压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回天地区因整体规模大、居住人口多而带来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面对回天地区存在的问题,北京市开展了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以下简称为“回天地区”)位于北五环、北六环之间,隶属于昌平区,总用地面积约49平方公里,是从中心城区沿中轴线向北部延伸发展的重要拓展区域,是北部绿色廊道和通风廊道的重要节点区域,是连接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的重要区域。

回天地区区位图


Part.1

规划背景


1998年,北京市政府明确将回龙观、天通苑社区规划建设为经济适用住房。回天地区的开发建设,为疏解的老城居民、初次置业的年轻人群提供了大量的经济适用型住宅,对缓解北京住房压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回天地区历经近20年的发展,各项生活配套逐步完善,但因地区功能较为单一、规模较大而带来的通勤交通拥堵严重、公服配套普遍缺乏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

回天地区整体鸟瞰图


针对回天地区存在的问题,市区两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2017年开展了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包含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养老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社会管理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推动了林萃路建成开通,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积水潭医院二期建设、推动天通苑体育馆、文化中心的移交工作,推动了自备井小区水源改造等等。

林萃路照片

回龙观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Part.2

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回天地区的功能定位为城市治理的典范地区和服务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节点


回天地区的发展目标,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成多方参与、居民共治的更新治理街区,打造城市修补更新的典范、大型居住区综合治理的样本,建设充满活力、美好幸福的新家园;二是引导支持回天居民就近就地就业,打造创新创业精神的科技创新社区,通盘考虑回天地区与周边科学城等关系,解决回天地区职住平衡问题。


Part.3

空间结构


落实北京总规及昌平分区规划空间结构及空间管制要求,贯彻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加强回天地区与周边城市重点地区联系,充分考虑城镇发展基础,构建“一轴、一廊、四带、多片”的空间结构。

回天地区规划空间结构图


01

一轴:中轴线北延长线


塑造中轴线北延长线地区开阔、庄严的空间秩序,明确“中轴底景、生态绿廊”的功能定位。将范围内村庄就近城镇化,增强生态休闲功能。


02

一廊:回龙观大街-太平庄中二街

城市活力廊


沿回龙观大街-太平庄中二街城市活力廊布局区域级服务设施,引导城市发展,主要包括区域商业中心、区域文体中心(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区域医疗中心(清华长庚医院)等。


03

四带:京藏交通联系带,文华路、

科星路、立水桥东一路公共服务带


京藏交通联系带,向南联系中心城区,向北联系未来科学城和昌平新城,是回天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沿文华路、科星路、立水桥东一路聚集公共服务资源与要素,提升回天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04

多片:多个宜居片区


充分挖掘社区用地资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城市修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经验,增强居民获得感,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Part.4

规划亮点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探索以更新街区为单元,统筹增量资源和存量资源,有序建立“规划加策划、策划转行动、行动推项目”的城市更新实施框架,提出六大规划策略三十六要点,形成行动计划和政策机制保障要求。


结合居民需求,针对现状公服短板突出、交通服务能力不足、市政支撑能力较弱、城市品质有待提升、职住问题突出、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的六大核心问题,进行六个方面重点研究。


01

补充公服短板


规划利用可更新资源优先补充民生短板,增加天通苑一贯制学校、天南体育设施、天通中苑文化设施、回龙观残疾人托养所、回龙观街道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基层公共服务设施,使各类设施的配置标准均符合新总规要求。


除基础教育、医院等独立性较强的设施外,体育、文化、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应尽可能兼容设置。通过“功能混合”,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和品质,形成高效、便捷、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网络。


02

健全交通体系


道路系统:通过疏整网络,构建六横九纵区域路网骨架。建成区增加街坊路,改善微循环;新建地区落实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理念,提高整体路网密度。


轨道交通:大力提升轨道交通条件。推动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建设,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高效便捷的对外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回天地区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望京、CBD等重点功能区的快速交通联系。


慢行系统:贯通慢行系统,串联多元生活场所,加强与周边产业区联系。落实自行车专用路的东拓南展西延,加强回天地区与望京、上地、中关村等周边产业集聚区的慢行交通联系。

潮汐车道,图丨李惟斌


03

完善保障系统


市政设施:规划落实上位规划和标准要求,共增补市政设施用地12公顷,全面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支撑能力。通过新建雨水管道分流、截流等措施,实现雨污分流制改造。通过新建10处雨水泵站,解决13号线下凹桥雨水排除问题。结合新增公共建筑采用分布式能源站供热,结合新建居住建筑新增天然气锅炉房。


城市安全设施:规划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功能,增设应急避难场所、消防设施、社区治安设施,构建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划定防灾分区8个,新增消防站8处


04

提升城市品质


规划划定三级三类重点地区,分层次精细管控城市格局。在重点地区分类中,公园及景观风貌区包括中轴线北沿线、京藏高速沿线,交通枢纽地区为霍营站周边区域,其他公共活动区位于中轴线北沿线两侧、因中轴线景观风貌需要进行管控的城市建设区。利用轨道微中心集聚城市功能,布局产业功能、便民设施,激发地区更新,提升区域活力。


落实新总规及分区规划要求,推动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建设,腾退安置现状村庄,实现中轴线北延长线的整体空间格局构建三级绿色空间体系,提升绿地规模和品质。通过见缝插针式小规模修补,重点消除京藏高速西侧区域以及天通苑中部区域等绿地服务盲区,构建由大型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及街坊公园组成的宜人公园绿地体系。全面提升三维绿化效果,拓展增绿方向,合理设置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通过优化植物配置提高绿色空间心理舒适度。


05

优化职住关系


规划通过人口规模管控、增加就业、加强与就业地联系,构建回天地区与未来科学城、上地、望京等周边功能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大幅度改善职住分离状况。


06

建设智慧城市


规划基于大数据、5G通讯、机器学习等新型技术,提升全出行链多源信息的感知、挖掘与融合水平,结合交通设施设备智能化更新、建设构筑城市大脑,不断提高城市协同决策能力与治理水平。新建电信汇聚局2座、有线电视基站2座,增补移动通信基站46座,完成区域内的5G网络覆盖。现有通信架空线路逐步入地,通信管道100%全地敷设。


Part.5

规划实施


落实回天地区“建设美好幸福家园,创建科技创新社区”的发展目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交通设施效率、提升市政安全设施支撑能力、提高城市品质、优化职住关系、提高综合管理水平6个方面明确实施任务,统筹生成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动规划实施。综合考虑居民需求紧迫度、产权主体意愿、实施难易程度等,合理安排时序,对接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统筹新建项目和更新项目,有序推进规划实施。


规划建议市有关部门牵头研究政策,从建筑空间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运转的角度,强化政策创新,突破土地、规划、金融、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瓶颈,将更多存量空间资源转化利用,实现用存量资源解决地区问题。重点推动责任规划师全过程参与城市更新,携手责任建筑师参与城市设计,用专业力量服务城市更新,用设计要点创意提升城市品质和空间价值,同时,建立社区议事厅制度和常态化体检评估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更新项目跟踪协调机制,面对存量更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新问题、新情况,各部门要主动“向前一步”,从主导者向推动者、服务者转变,为城市更新实施提供持续有力的服务保障。


主要作者简介


张铁军,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常务副院长


连彦,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国土空间规划一所所长


杨磊,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国土空间规划一所所长助理


赵欣晔,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


孙悦昕,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


注:本内容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详细规划处、规划实施二处、昌平分局也有贡献


推荐阅读

持续擦亮古都金名片,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举办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

我是规划师丨什刹海,随时光静静流淌

我是规划师丨让城市静下来,还古都以历史风貌

我是规划师丨北京印迹,在水一方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